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1、用好系統促成效。依托稅收大數據應用平臺、金稅三期系統和貨勞系統三個平***善“一戶式”管理機制,緊扣退稅政策措施關鍵時間節點,對稅收數據開展事前、事中、事后掃描監控,重點對三張報表與企業申報數據比對分析,及時發現風險疑點,**開展風險應對,對低風險納稅人進行提醒輔導,對中風險納稅人開展約談評估,對涉嫌偷逃騙稅、虛開發票等稅收違法行為的高風險納稅人按規定及時移交稽查部門處理。
2、**定位抓重點。在稅收大數據篩選分析基礎上,重點關注高風險行業和大額退稅納稅人留抵退稅可能存在的問題,采取人機結合方式,將退稅金額10萬元以上的企業作為重點核查對象,密切關注企業資金、人數、收入虛構條件,企業變更登記,虛增可留抵稅額,長期留抵無收入,短期內大量購票和注銷企業等六個風險點。
國家稅務總局日喀則市稅務局:
1、通過抽取金三系統數據,進行指標監控、深度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緊盯一些金額較大、情況復雜、風險較高的退稅企業。
2、緊盯“行業預警”,預防風險蔓延,由審核分析組提出行業風險預警,尤其是緊盯光伏發電、商貿批發等高風險行業,分批對照分析。
3、緊盯“抽查快反”,做好風險復核,按照“事后抽查”的防控要求,采取機外方式對已退稅10萬元以下企業由管局自行抽查,抽查率達到10%以上,對退稅10萬元以上的101戶納稅人進行人工復核,覆蓋面達到100%,并根據抽檢情況建立高、中、低三級風險等級,提高復核針對性和準確性。
另外,8個重點領域行業5種行為仍是2022年稽查重點:
針對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廢舊物資收購利用、大宗商品(如煤炭、鋼材、電解銅、黃金)購銷、營利性教育機構、醫療美容、直播平臺、中介機構、高收入人群股權轉讓等行業和領域進行重點稽查。
重點查處虛開(及接受虛開)發票、隱瞞收入、虛列成本、利用“稅收洼地”和關聯交易惡意稅收籌劃以及利用新型經營模式逃避稅等涉稅違法行為。
嚴查開始,有以下情況的企業,要小心了!
一、企業所得稅收入與增值稅銷售額不一致
企業所得稅收入小于增值稅銷售額的部分占比超過10%,即(增值稅銷售額-企業所得稅收入)÷增值稅銷售額>10%,這種企業可能存在少記、漏記收入、延遲確認收入的嫌疑。
二、庫存異常
如果企業(期末存貨-當期累計收入)/當期累計收入大于50%,企業存貨可能存在賬實不符,隱瞞收入。
三、多列或少列工資
有些公司為了多抵稅或少交個稅,人為的調節工資,注意了,這些都是稅局稽查的重點。
企業自查時,可以看申報的企業所得稅工資與個稅工資是否一致。
四、企業收入、期間費用變動異常
如果企業期間費用變動率與收入變動率相差超過20%,也是稅務局觀眾的重點。
五、應納稅額處于臨界點附近
一些企業為了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優惠,會去隨意調整應納稅所得額。比如實際應納稅所得額110萬的調整到100萬,實際應納稅所得額310萬的調整到300萬。
因此,如果企業應納稅所得額長期接近臨界點,尤其收入和成本都很大的情況下,稅務局就會懷疑企業存在隱瞞收入、虛列成本調節利潤的情形。
六、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異常
1、如果企業當年新增應收賬款或應付大于銷售收入的80%
企業賒銷業務占比太大,缺乏現金流但還能存活,違反常理,存在隱瞞收入的可能性。
2、如果企業當年新增應付賬款大于銷售收入的80%
應付賬款過大,說明企業很多業務購貨不付款,不符合常理,可能存在購買虛開發票的情形。
七、預收/預付賬款異常
如果當年預收賬款余額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20%(即當年預收賬款余額/銷售收入>20%),說明企業收到了很多款項,但沒有發貨,不符合常理,可能存在企業已經發貨,但不確認收入的情形。
預付賬款余額是負數,且金額較大可能是收到了款項沒有確認收入,有隱瞞收入的可能性。
八、其他應收/其他應付款異常
當期新增其他應收款大于銷售收入80%,正常情況下企業新增的“其他應收款”占收入的比重較小,如果數額較大且年度終了后沒有歸還,可能會被稅務局,視同對股東的分紅,補繳20%個稅。
“其他應付款”余額較大,可能會被稅務局懷疑存在隱藏收入、虛開發票等違法行為。
九、加油費、餐費、咨詢費等費用異常
如公司沒有車,卻有大量的加油費;個人消費的餐費、車費等異常;又如有些企業“**稅籌”,咨詢費支出被濫用,造成咨詢費金額過大,這個也已成為虛開發票高危項目之一。
十、企業長虧不倒
企業連續3年虧損,尤其是收入和成本費用都很大時還連續3年虧損,出現這種情況的要小心了。
一般情況下,長虧不倒違反常理,企業很可能存在調整利潤的情形,例如隱瞞收入,虛列成本、通過關聯交易避稅等。
十一、稅負率異常
稅負預警值是動態的,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是不同的,預警值由各地稅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RELATED NEWS